toppic

组织人事研究工作坊(2023)成功举办

image-20231016165144-1

2023年10月14日,由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主办,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组织人事研究所承办的组织人事研究工作坊(2023)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顺利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组织人事研究所所长练宏副教授发起,共设四个主题版块,分别是人事业务与职能、人事考核与激励、人事晋升与选拔、人事退出问责与治理。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和山西大学等高校的14位报告人围绕四个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政务学院数十名本、硕、博学生旁听了会议。

image-20231016165144-2

王秋石教授致辞

image-20231016165144-3

练宏副教授主持

上午8时30分,会议正式开始。开幕式环节由本次会议发起人练宏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秋石教授致辞,王秋石教授高度肯定了本次工作坊所设议题的学术价值,强调了组织人事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工作坊设置的基本理念是保持学术的活跃、促进学者间交流,并预祝本次工作坊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练宏副教授介绍了首届工作坊会议的筹备情况,期待通过会议搭建起高水平、专业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发挥研究、引才和育人等多重功能,推动学术新锐成长,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本次工作坊主要围绕四个主题版块展开报告分享:

第一场报告的主题是人事业务与职能,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秦帅主持,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苏娇妮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管兵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与公共管理学院汪广龙副教授分别作报告分享。首先,苏娇妮以《提案办理任务中的组织属性与政府行为逻辑分析——基于对多个省直部门的比较与观察》为题,讨论了面对同一任务时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呈现差异性行为,进而从组织属性的角度进行分析。随后,管兵以《作为强激励的行政化:对自治组织人力资源的一项考察》为题,从强弱激励机制转化的角度对自治组织走向行政化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解释。接着,汪广龙以《矩阵结构与工程式任务执行——理解地方政府“挂图作战”的组织机制》为题,对地方政府完成重点任务过程中的“挂图作战”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机制解释。

报告结束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王锐研究员和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原超副教授分别对三篇报告进行了点评。王锐认为三篇报告的研究问题重要、研究视角新颖、分析框架具有启发性,原超则针对报告中的具体细节和汇报者进行了深入的点评,现场嘉宾也围绕多部门协同、自治组织的未来以及政府组织管理的特殊性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练宏最后建议关于人事业务与职能的论文标题可能要起得更加一般化,过于专业性容易让读者难以第一时间建立印象。

image-20231016170655-9

 

第二次报告的主题是人事考核与激励,由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苏娇妮博士后主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练宏副教授、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原超副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王冰杰博士研究生分别作报告分享。首先,练宏以《不完全考核:模糊与精细混合的政府考核分析》为题,针对政府精细化考核实践中模糊性普遍存在的困惑现象进行了案例研究和机制分析。随后,原超以《指数驱动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基于S市公安局“平安指数”考核项目的分析》为题,从条块关系角度对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热衷开发“指数”的选择偏好进行了组织机制的解释。接着,王冰杰报告了《考核的陷阱:指标绩效激励与公立医院医生的执业偏差行为》,从考核指标的设置和考核激励的强弱角度对公立医院医生的执业偏差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

报告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管兵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三保副教授对三篇报告进行了点评。管兵认为本场的三篇文章资料详细、写作精细、逻辑清楚,同时他指出制度环境的解释可能过于宏大,应该回到中层理论或有分析性的理论。张三保针对研究中案例样本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现场嘉宾围绕研究方法、因果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image-20231016165144-5

第三场报告的主题是人事晋升与选拔,由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汪广龙副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三保副教授、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斌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常赞灼博士研究生分别作报告分享。首先,张三保以《干部选拔的特征及其变迁》为题,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回应了十八大以来选拔标准的变化问题。随后,杨斌报告了《跨阶提拔:基层人事激励的一个解释框架——以茶镇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观察揭示了基层人事结构中的跨阶晋升现象及其与传统官吏分流的区别。接着,常赞灼博士报告了《普惠制、折优制还是折衷制?——复合制度环境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研究》,基于税务系统的田野观察对职务与职级的各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并试图搭建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框架。

报告结束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秦帅博士后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苏娇妮博士后分别对本场的三篇报告进行了点评。秦帅认为此环节的文章分别从三个角度探讨了科层流动问题,并提出假设上要注意个体差异以及问责压力下非晋升激励的现实存在。随后,苏娇妮对此环节的汇报提出了写作方面的具体修改建议。此外,现场嘉宾围绕变量设置、数据库利用、研究创新与突破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交流。

image-20231016165144-6

第四场报告的主题是人事退出、问责与治理,由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斌博士主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秦帅博士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王锐研究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卓佳钰、梁琦、韩晓璇三位博士研究生分别作报告分享。首先,秦帅以“Mapping Contingency Theory in the Public Sector: Insights from China's Cadre Personnel Reform on Turnover Institutions”为题,从权变理论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干部的退出机制进行了讨论和解释。随后,王锐以《问责能否有效抑制基层避责?——基于上下级互动的分析视角和经验证据》为题,讨论了政府上下级之间“问责”和“避责”的双向互动关系。卓佳钰报告了《积习难返:组织日常惯性影响下的风险决策偏差 ——以航空领域的误击事件为例》,基于二手资料和田野观察,从组织日常习惯行为的角度,对专业组织领域内的决策失误进行了深入分析。梁琦报告了《不可测任务、印象政绩与叙事建构——基于社会治理三年行动的追踪调查》,从叙事的角度对地方治理创新过程中的“盆景式工程”进行了分类和解释。韩晓璇报告了《技术治理的科层制约——以政府内部的安保工作为例》,从组织地位和外包过程等角度对政府技术治理的失灵进行了讨论。

汇报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陈那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汪广龙副教授对本场的五篇报告进行了点评。汪广龙从理论建构的角度对五篇报告文章提出了建议,陈那波则从理论脉络、问题悖论和经验素材等方面对五篇文章进行了全面点评,各位汇报人也做出了回应。此外,各位学者就研究问题和案例选择的适配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image-20231016165144-7

最后,练宏副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表示这是一次富有多元化特征、学术性强、点评专业的成功交流活动,并向各位与会专家致谢,感谢同行专家对首届组织人事研究工作坊的关注和支持,感谢会务组对本次会议的辛苦付出。

image-20231016165144-8

会议合影